20
2017
-
09
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优秀科研成果评选结果出炉 唐宝斋创始人高水旺《大唐三彩》一等奖
来源:
来自河南省文化厅的消息,我唐宝斋创始人及法人高水旺大师的书藉作品《大唐三彩》荣获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科研成果评选一等奖。
河南省文化厅 关于公布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优秀科研成果评选结果的通知
各省辖市、省直管县(市)文广新(文化)局,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,省文化艺术研究院,有关单位:
为展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研究成果,进一步促进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工作,我厅在全省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科研成果评选活动。经组织专家评审,共评选出78项成果获奖,其中一等奖20项、二等奖29项、三等奖29项,现予公布。
附: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科研成果评选获奖名单
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科研成果评选获奖名单
(共78项)
序号 |
科研成果名称 |
成果类别 |
申报人 |
单位 |
一等奖(20项) |
||||
1 |
中国民间泥彩塑集成·浚县泥咕咕卷 |
著作 |
《中国民间泥彩塑集成·浚县泥咕咕卷》编辑委员会 |
|
2 |
中国陶瓷艺术·钧瓷 |
著作 |
任星航、任英歌 |
禹州市星航钧瓷有限公司 |
3 |
濒危民间艺术遗产的传承与创新——基于豫北剪纸的调查 |
论文 |
杨远 |
郑州轻工业学院 |
4 |
淮滨泥叫吹 |
论文 |
郭文斌 |
淮滨县文联 |
5 |
大唐三彩 |
书籍 |
高水旺 |
洛阳唐三彩研究院 |
6 |
经络收放疗法理论与临床 |
书籍 |
谢忠礼、张喜钦 |
新乡经络收放医院 |
7 |
杨炳武学思想研究 |
书籍 |
杨彦明 |
安阳市委统战部 |
8 |
淮河流域戏曲音乐实证研究 |
书籍 |
郭德华 |
信阳师范学院 |
9 |
河洛大鼓传统大书选 |
书籍 |
马春莲、林达 |
洛阳师范学院 |
10 |
1912—1938年豫剧在开封市演出剧场之变迁及对其艺术的影响——兼论樊粹庭对豫剧的贡献 |
论文 |
王建浩 |
郑州轻工业学院 |
11 |
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丛书 |
书籍 |
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|
|
12 |
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剧保护系列丛书 |
书籍 |
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|
|
13 |
郑王词曲选注 |
书籍 |
邓宏礼 |
沁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|
14 |
“槐店文狮舞”的生态环境研究 |
论文 |
李芳 |
周口师范学院 |
15 |
试论河南板头曲的当代传承、传播——以华夏古乐团展演实践为例 |
课题 |
霍锟 |
河南博物院 |
16 |
郑州大学图书馆所藏宝卷整理与研究 |
课题 |
韩洪波、李兰梅、崔常俊 |
商丘师范学院 |
17 |
内乡县衙与楹联文化 |
书籍 |
王晓杰 |
内乡县文广新局 |
18 |
日常需求与文化创意“生产性保护”的观念与路径 |
论文 |
高艳芳、孙正国 |
安阳师范学院 |
19 |
流动卖艺也是对非遗的活态传承 |
论文 |
杨旭东 |
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|
20 |
薪火碎影 |
书籍 |
王宇翔 |
安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|
二等奖(29项) |
||||
1 |
长安造纸 |
书籍 |
薛峰 |
郑州轻工业学院 |
2 |
中国绞胎瓷 |
书籍 |
杨峡、柴战柱 |
焦作市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 |
3 |
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|
课题 |
王琳、柴战柱、刘君湘 |
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|
4 |
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生存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 |
论文 |
李芳芳 |
平顶山学院 |
5 |
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的本土高校美术教育品牌的构建研究 |
课题 |
赵涛、王明磊、孙鹏 |
安阳师范学院 |
6 |
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——以汴绣为例 |
课题 |
李冬薇、魏跃进、李俊州、胡魁先、孙平、王茜、李宏博、吴天放、魏吉安 |
开封大学 |
7 |
原生态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与意义 |
论文 |
尚伟 |
郑州轻工业学院 |
8 |
基于数字技术的浚县泥咕咕的传承与保护 |
论文 |
杜凤霞 |
安阳师范学院 |
9 |
河南杂技文化史 |
书籍 |
魏崇周 |
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|
10 |
岳家拳 |
书籍 |
路全振 |
新乡市岳家拳文化研究会 |
11 |
少林禅武医:德建身心疗法 |
书籍 |
释德建、陈瑞燕 |
河南省嵩山禅院 |
12 |
“非遗”视野下的扬高戏田野考察及研究 |
课题 |
高彩荣 |
洛阳师范学院 |
13 |
安阳稀有剧种的保护方法和途径 |
课题 |
杨奇 |
安阳市艺术研究所 |
14 |
南都曲谈 |
书籍 |
阎天民 |
南阳市群众艺术馆 |
15 |
稀有剧种大弦戏的非遗保护 |
课题 |
袁冬梅、尚雨田、袁满、毛玉凤、马晓丹 |
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|
16 |
朱载堉平民心态的形成及对中原民间文化的影响 |
论文 |
马小涵 |
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|
17 |
关于商城火绫子(杈伞、围灯)之研究 |
论文 |
朱大印、陈家兰 |
商城县文广新局 |
18 |
高校科研视野中的信阳民歌传承与保护新思维 |
论文 |
郭楠楠 |
信阳师范学院 |
19 |
豫东“槐店镇文狮舞”考察探究 |
论文 |
郭军 |
周口师范学院 |
20 |
古代杞人的忧思—杞人忧天民俗文化研究 |
书籍 |
周清怀、吕存伟 |
杞县文广新局 |
21 |
先唐的魂魄观念及招魂习俗 |
论文 |
时国强 |
商丘师范学院 |
22 |
重阳文化 |
书籍 |
刘海峰、汤慧玲 |
黄淮学院 |
23 |
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的浚县社火文化空间研究 |
论文 |
郭永强、杜凤霞、孙鹏、李慧、王华威、王亚萍 |
安阳师范学院 |
24 |
高等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的构建研究 |
论文 |
余永霞 |
河南大学 |
25 |
记忆共城 |
书籍 |
王贵安 |
辉县市文化馆 |
26 |
基于文化经济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估价 |
课题 |
王志标、张军伟、姚腊华、冉东凡、姚武华、魏静、冯炜华、胡忠成 |
河南大学 |
27 |
瑰丽歌舞 |
书籍 |
杨允琪 |
商城县文广新局 |
28 |
“生产性非遗”产业化路径研究 |
课题 |
裴小松、刘晓雨、王朋、赵一丹 |
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|
29 |
浅议民间艺术中的和合情结 |
论文 |
李睿芳 |
济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|
三等奖(29项) |
||||
1 |
盛开在豫西大地上的一朵朵奇葩——浅述地坑院营造技艺及发展 |
论文 |
陈 箐 |
三门峡市群众艺术馆 |
2 |
中国登封窑 |
书籍 |
李景洲、刘爱叶 |
登封窑瓷苑科技有限公司 |
3 |
渭北望桩 |
书籍 |
王潇 |
郑州轻工业学院 |
4 |
淮阳泥泥狗动漫造型发展可行性研究 |
课题 |
康红昌、王钧、朱华、刘乐、陈佳 |
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|
5 |
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与可视化共享研究 |
课题 |
张君蕊、屈梅、汪新叶、秦华、张华、王翠红、安磊、张晓南 |
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|
6 |
中国传统古旧书画装裱修复技艺的传承与保护——以河南博物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为例 |
论文 |
李耀华 |
河南博物院 |
7 |
赵州古佛“吃茶去” 卢仝七碗“清风生” |
论文 |
李菊月 |
济源市卢仝茶文化研究中心 |
8 |
九莲山帐书探秘 |
论文 |
王明磊 |
新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|
9 |
太极拳形成的文化探源 |
课题 |
王波、 范光、聂琨、韩丽 |
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|
10 |
太极拳及其文化精粹实用指导手册 |
书籍 |
朱国军、任天麟、巩攀、苗艳丽、周惠敏 |
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|
11 |
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 |
书籍 |
申国卿、杨素香、王一鸣 |
河南理工大学 |
12 |
许昌越调 |
书籍 |
马炎心、王克 |
许昌市越调艺术保护传承中心 |
13 |
延津县文化系列丛书——梆韵 |
书籍 |
席阳 |
延津县文化馆 |
14 |
河南怀梆戏研究 |
书籍 |
赵丽娜 |
洛阳师范学院 |
15 |
二股弦戏传统剧目研究 |
论文 |
刘海利 |
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|
16 |
洛阳地方音乐资源进入中国音乐史教学探析 |
论文 |
常丽梅 |
洛阳师范学院 |
17 |
黄河号子 |
书籍 |
李富中 |
河南黄河河务局 |
18 |
鄢陵筹与筹音乐 |
书籍 |
刘远、王殿民 |
鄢陵县文化局 |
19 |
麒麟舞艺术研究 |
书籍 |
马宁 |
兰考县文广新局 |
20 |
精怪形象故事的研究意义及现状 |
论文 |
王楠楠 |
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|
21 |
许昌方言词汇的社会文化内蕴研究 |
课题 |
冯颖、杨保红、张晓燕、刘乐、冯艳 |
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|
22 |
非物质文化遗产“洛神”的属地是偃师无可争辩 |
论文 |
刘红晓 |
偃师市文化馆 |
23 |
影视传播与“活化”文化遗产——以社火题材电影为例 |
论文 |
刘涛、钱钰 |
河南大学 |
24 |
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调查 |
论文 |
李月英 |
商丘市文化馆 |
25 |
内乡文化遗产 |
书籍 |
内乡县文化局 |
|
26 |
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研究 |
课题 |
杨保红、屈阳、孙红梅、朱玉红 |
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|
27 |
《百鸟朝凤》:对传统文化的影视化守望 |
论文 |
冯丽 |
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|
28 |
发掘、保护、传承——对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 |
论文 |
谢丽 |
濮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|
29 |
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研究 |
课题 |
韩丽 |
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|
关键词: